研究报告

值此“十四五”规划开举之年,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换届之际,现将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近年来工作成果和“十四五”工作目标报告如下。

一、关于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

(一)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沿革

1999年2月,我省“海上辽宁”建设进入到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为推进“海上辽宁”工作建设,由原辽宁省委书记、政协主席徐少甫、原省人大主任王光中、原副省长杨新华、中科院沈阳分院院书记张振武等人发起,提出组建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并由“海上辽宁”研究领导小组组建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筹备组,1999年5月28日,中科院沈阳分院批复,批准由省人大原副主任李军任筹备组组长,原辽宁省水产厅副厅长邹德臣、省委办公厅巡视员李稚华、海上辽宁研究领导小组成员李小青任副组长。1999年5月30日,中科院沈阳分院批准成立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办公地点设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999年7月6日,经辽宁省民政厅批准备,正式备案成立,确认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主管部门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协管部门为辽宁省海洋水产厅,辽宁省环保局。

1999年11月14日,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召开代表大会,副省长杨新华和原省委书记郭峰、徐少甫与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吸收代表114人,选举理事53人,常务理事23人;选举李军为会长,郭德臣、李稚华、李小青为副会长,郭峰同志为高级顾问,戴苏理、徐少甫、王光中、杨新华等7名同志为名誉会长。会议确定了工作规则和章程。

(二)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职能

根据批准备案登记要求,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包括: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和区划布局;辽宁省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辽宁省海洋资源潜力、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辽宁省海洋经济体制和结构;海洋经济开发政策及地方法规研究;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研究。

接受科研单位的委托,承担海洋经济开发科研成果交流,举办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研讨会;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国内外海洋经济信息服务;编辑出版海洋经济科研成果专著;开展国内外海洋经济建设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接受相关部门的委托,开展相关专业培训。

(三)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不断发展

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海洋经济研究会给予大力支持,一些领导还担任名誉会长,并亲自组织去外地取经,到基层调研,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大量的政策研究、有效数据和合理建议,使海洋经济研究会成为全省海洋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交流合作和发展的重要的平台。

2021年7月16日,经过改选,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第五届理事选举完成,选举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经济研究所陈夯同志为会长,聘请丁德文院士任名誉会长。

二、海洋经济研究会取得的成果

(一)积极参加海洋经济发展事业

多年来,在“海上辽宁”发展为“五点一线”,并晋升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开展了大量调研,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积极提供政策研究成果,深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沿海市均成立了研究分会。2002年8月11日,研究会理事丁德文院士提出了关于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省委书记闻世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海洋经济的研究、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使其成为新兴产业”。

(二)努力发挥政策研究作用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各沿海市相继成立了海洋经济研究分会,省市有关领导积极参与其中,为海洋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先后完成海洋经济方面的政策性调研文章150余篇,编印专著《蓝色的召唤》7辑,收录文章800多篇,240多万字。在《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辽宁省海洋经济与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辽宁省海洋经济与海洋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我会深入进行调研,主动与规划编制部门联系,共同研究海洋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我会先后与十几家企业合作和对接,使政策研究成果得到推广。

(三)开展助力海洋环保工作

“十三五”期间,按照省科协的要求和部署,研究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与我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瑞丰环保科技集团,深入鲅鱼圈地区,就海岸线污染和排污口问题进行调研,在摸清辽宁渤海地域的海水污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的整治方案,整理出海洋潜水排放标准,投资千万元建立了海水排污检测中心,整理出辽宁海域污水排放调查查报告,收集了鉴定依据和各种数据。在此基础上,承办了“绿色发展、保卫蓝天碧水”大型研讨会,推动了海洋环保工作。2021年,我会副会长单位与辽宁大学合作,编写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概论》,成为我国环保保护方面的唯一一本司法鉴定教材,正式列入大学课程。

(四)系统配合海洋督察活动

国家海洋督察及回头看工作在我省推进期间,我会积极跟进,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梳理出主要问题,形成《关于国家海洋督察组对辽宁海洋专项督察意见的解析及对策建议》报告,专送时任省委书记和省长,为《辽宁省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合理建议。时任省委书记陈求发、省长唐一军同志都作出重要批示。

(五)全面强化党的建设,完善自身职能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我会完善了党支部组织建设,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了党管海洋经济研究会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我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海洋经济研究发展中心、海洋经济专家库等体系和机制,并通过与科研机构、海洋产业共建合作等方式,建立了科技联盟,并与多家企业对接,拓展实践空间,畅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交流途径,搭建了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的平台。

三、下一步研究工作重点

(一)深入研学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思想

进一步发挥我会政策研究职能,把深入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思想和一系列关于海洋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研究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紧紧遵照总书记的指示,组织专业机构和领军专家,深入研究海洋强国思想和海洋生态文明理论在我省海洋经济建设中的着力点,探讨宏观运筹海洋生产要素的落脚点,分析海洋财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寻求发展绿色、低碳海洋产业的新节点,在应对海洋生态危机、强化海洋生态保护、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提出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二)重点研讨海洋生态经济发展途径

紧紧依托我会经济专业研究优势,积极探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新途径。所谓海洋生态经济,是指人类以海洋为对象的一切经济活动,一是海洋产品的价值,二是海洋生态资源对人类各种满足的需要的价值。在海洋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

我省海洋功能区划面积4.1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110公里,适合建港岸线约1000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海湾52个,优良港址38处,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港址24处。海岛633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4个。滨海湿地7380.97平方千米,120多万亩的碱蓬草资源形成的红色海岸和绿色经济带,为发展海洋生态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会将围绕海洋生态经济建设,重点在“四带、一湾、两物”的海洋生态经济发展上进行深入研讨,即: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海岸带海洋产业循环经济的拓展,在延长产业链、降低碳排放量上作文章,提出提升海洋产品附加值的思路;建设辽东湾蓝色粮仓的统筹发展,通过系统研究辽东湾海洋生态经济发展趋势,提出海洋生态经济发展新途径;深入开发海洋生物、海洋植物的经济价值,特别是重点研究海洋植物经济产品的深度发掘,创新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节点。通过深度研究,提出合理建议,并将研究成果与相关产业对接,不断推进老字号的改进提升,新字号的培育壮大,原字号的开发创新,助力海洋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

(三)注重研究海洋生态经济标准化建设

充分运用我会科技团队优势,在完善海洋生态经济标准化建设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海洋作为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点,其生态经济范畴已经超越经济活动本身,也包括海洋文化、海洋环境、海洋安全、海洋自然景观、海洋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在无序、低效、高耗的生产态势下,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亟需规范生产,有序开发,科学发展。我会拟在海洋产品标准化建设方面进行研讨,在产品认定、标准认证、品牌确认、质量监测检测等方面,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科学研讨,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升我省海洋产品在国际国内的站位。

(四)深化海洋生物保护和海洋灾害防控机制研究

充分发挥我会海洋与渔业专业科研队伍的能力,在保护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监测和评估,找准人为活动和自然行为形成的损害海洋生物多样性根源,提出保护海洋生物的措施,探索建立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机制。同时,强化海洋灾害及事物防控联动机制平台建设的研究,在技术专业、人员装备等方面,形成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五)进一步健全科技合作体系

我会依托中国科学院,逐渐完善了专家库的建设,在参与顶层设计方面,会集了一批人才,与全国多家顶级的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协议,能够与中科院经济研究院、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北京循环经济研究院、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等合作开展相关工作,具备了产品检验、检测、评价、评估、认定等能力。同时,我会也与省内外一些涉海企业建立了合作机制,在研究海洋生态经济新成果的推广和培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四、几点建议

我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雄厚,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31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2.4%,在全国11个海洋省市中排名第8位,但与前7名的差距迅速拉大,2020年,海洋主要产业产值分别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落后1.4万亿、1万亿和6800多亿,经济产能与丰富的海洋资源不符。我会将下一步发挥政策、经济、科技调研的优势,积极探索我省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瓶颈及解决办法,为省委省政府和海洋经济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决策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十四五”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好时期,也是我会进一步发挥职能的大好时机,我会有能力履职尽责,愿意在职能范围内,承担省委省政府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交给我们的政策调研任务。目前,我会各项职能完善,技术团队雄厚,希望能与行政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深化合作,强化沟通,共商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大计,为实现我省海洋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2021年11月1日